74歲的茍大娘(化名) 左足部腫物 經過40余年的生長 竟長成大小約10*15*6cm 重約3kg 類似于一個兒童足球般的 巨大腫物! 近日,寶雞市中醫醫院足踝外科1病區梁嘉樑副主任門診遇到了這樣一位令人印象深刻的患者。家住我市陳倉區74歲的茍大娘(化名),據患者及家屬介紹,40多年前,其左足局部長出一腫物,因當時腫物較小,也不疼不癢,就沒有太過在意,可近三年間,自己左足部的中午腫物突然開啟了“瘋狂生長”模式,3年時間竟然長成了大小約10*15*6cm,近乎于一個兒童足球般大小的腫物。 初次見到茍大娘,讓臨床經驗豐富的梁嘉樑醫生也是倒吸了一口氣,只見黑灰色、不規則的腫物在患者的左腳上肆意生長,幾乎已將其左足完全“吞噬”,遠遠望去,患者的左足竟如象足一般外形可怖。據茍大娘介紹,這一巨大腫物導致自己完全無法穿鞋行走,嚴重影響了其正常的生活。 為進一步查清楚腫物的性質,梁嘉樑副主任建議患者入院進行手術治療,在完善相關術前檢查的基礎上,經全科討論:考慮患者足部多發腫物較大,全部切除可能有足背皮膚壞死風險,擬分兩期對患者的足部腫物進行切除。 8月1日上午8:05分,首期足部巨大腫物切除手術正式開始,醫護團隊在腰麻下,取腫物上弧形切口長約15cm,切開皮膚及淺筋膜后可見腫物囊壁,沿囊壁外周分離周圍軟組織,并進行周圍止血,松解足部肌腱及神經,在包塊根部結扎斷蒂,修整腫物皮膚組織后,進行縫合傷口消毒包扎,整臺手術歷時2小時,術中出血僅10ml,術后安全返回病區,給予抗感染、改善微循環等對癥支持治療。術后患者恢復情況良好,計劃將于3個月后進行足部腫物二期切除。術后病理報告提示:足背神經纖維瘤。 延伸閱讀:神經纖維瘤病,是一種良性的周圍神經疾病,屬于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其組織學上起源于周圍神經鞘神經內膜的結締組織。常累及起源于外胚層的器官,如神經系統、眼和皮膚等,是常見的神經皮膚綜合征之一。神經纖維瘤皮膚可出現咖啡斑,大小不一,形如雀斑小點狀,或大片狀,皮膚色素咖啡斑狀沉著是纖維神經瘤的重要診斷之一。本病多發于軀干,有時出現于四肢及面部,有家族遺傳病史的人群發病風險明顯增加,應該尤其引起重視。 梁嘉樑,中共黨員,寶雞市中醫醫院足踝外科1病區副主任、副主任醫師。畢業于陜西中醫藥大學骨科專業,碩士研究生學歷,從事臨床骨科工作十余年,曾在北京積水潭醫院手外科,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骨科,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足踝外科進修學習,師從全國知名專家張友樂教授,張長青教授,馬昕教授,王旭教授,發表學術論文13篇,2019年《帶血管的游離腓骨移植治療骨缺損的臨床研究》獲陜西省科技廳科技進步三等獎,2013年完成的《VSD在創傷早期的應用》獲得新技術新項目二等獎。 擅長于足踝外科:足踝部各種畸形如拇外翻,馬蹄高弓內翻足,平足癥的診斷與手術矯形治療;踝關節各種運動損傷的關節鏡下修復,新鮮及陳舊性足踝部創傷性骨折的診斷與治療,足踝部晚期骨關節炎的診斷與治療。手外科:斷指(肢、趾)再植術,拇、手指缺損取足趾再造術,血管、神經損傷顯微外科修復術,四肢皮膚、軟組織缺損,局部皮瓣轉移/游離皮轉移修復術,神經損傷后的晚期功能重建。 24小時在線咨詢就診電話 梁嘉樑副主任醫師18091709585 門診時間:每周一全天 門診地點:東院區骨科診療區209診室 (來源:寶雞市中醫醫院)
編輯:賀雅楠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1120180004
陜公網安備 61030302000057號 陜ICP備06006751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0917-3376965 郵箱:baojijb@126.com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手機舉報app下載 網站自律管理承諾書 涉企舉報專區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0
地址:寶雞市行政中心投資大廈9樓 聯系電話:0917-3376965 郵箱:bj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