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粵港澳大灣區,當人們在享受美味的生菜沙拉時,可能很少會想到,這些鮮嫩的生菜很可能來自2000公里之外的秦嶺深處。6月24日,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陜西主題采訪團來到位于秦嶺北麓的陜西省寶雞市太白縣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只見一眼望不到頭的菜田里,羅馬生菜、綠珊瑚生菜、紅萵苣、羽衣甘藍等長勢喜人,工人們正忙著搬運新鮮蔬菜并栽植新一茬秧苗,忙得不亦樂乎。
秦嶺,這座橫貫中國中部的重要山脈,以其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孕育出了眾多優質農產品。秦嶺深處的太白縣,森林植被覆蓋率高達94%以上,生態環境優越,這里海拔約1500米,相當于泰山山頂的高度,光照充足,空氣清新,水質純凈,是露天蔬菜生產的理想之地。2020年被認證為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
這些高山蔬菜,緣何能得到市場青睞呢?太白縣農業農村局局長馬拴林介紹,這得益于我們建立的一整套完善的智慧農業體系。
近年來,基地大力發展智慧農業,建立了智慧農業云平臺大數據管理體系,聯結了日光溫室物聯網遠程控制系統、水肥一體自動化灌溉系統、智慧傳感系統等,植保采用殺蟲燈、黃板等綠色防控措施,銷售實現全程質量追溯,確保農產品安全優質,形成了專業綠色的標準化蔬菜生產示范園區。
深入蔬菜大棚,一排排水上漂浮的綠色幼苗引起了記者的注意,馬拴林介紹,“以前育苗需要40天到60天,通過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太白試驗站的改良,現在漂浮育苗技術只需20天到30天,不僅可以縮短育苗時間,還能減少土傳病害,移栽成活率達95%以上,每畝可增產10%以上”。
為確保蔬菜的新鮮度和口感,從秦嶺到粵港澳大灣區的物流運輸過程采用了先進的冷鏈運輸技術,確保蔬菜在運輸過程中保持恒定的低溫環境,減少營養流失和水分蒸發。同時,嚴格控制運輸時間,確保蔬菜在最短的時間內送達消費者手中。
這些來自秦嶺深處的蔬菜不僅是粵港澳大灣區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更是兩地間農業合作與交流的見證。這種合作模式不僅豐富了粵港澳大灣區的蔬菜供應,也為秦嶺地區的農民帶來了更多的經濟收益。目前,該基地年生產綠色蔬菜2900噸,總產值1200萬元,帶動當地300余戶群眾年增收350多萬元。(光明網)
編輯:李雪彤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1120180004
陜公網安備 61030302000057號 陜ICP備06006751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0917-3376965 郵箱:baojijb@126.com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手機舉報app下載 網站自律管理承諾書 涉企舉報專區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0
地址:寶雞市行政中心投資大廈9樓 聯系電話:0917-3376965 郵箱:bjnews@163.com